2025-06-28

花蓮美侖大飯店 遇見原藝力 八位原住民工藝家 啟動太魯閣文化永續傳承

 


花蓮經年天災人禍及大眾交通等相關問題,尤其強震重創後百業蕭條,由 新城山下村鄭明岡發想 ( 原太魯閣山月村老闆,目前兼任美侖大飯店顧問 ),經營三十多年的美侖大飯店回饋社會為首站啟發點,八位優秀原住民工藝家之傳統工藝作品為主,以飯店旅宿商城展覽與定點創作,結合社區文化、推廣原民部落文化藝術經濟發展,接續花蓮觀光旅館公會趙理事長率領六大飯店代表,攜手工藝師,推動文化交流與展售,此次作品展持續六個月。


 

這項計畫獲得徐榛蔚縣長,及政府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原民會馬處長表示,花蓮擁有超過200位原住民工藝家,若能有效串聯資源,進一步推動花蓮成為世界唯一的「原工藝特色城市」,將能大幅促進部落經濟發展,使原住民文化擁有更廣闊的未來。

 

當日活動「太魯閣族文化」為主軸,由美侖飯店大廳設立震後生態復甦的裝置藝術揭開序幕,蘊含深刻的原住民精神價值,花蓮的美並非僅限於壯麗的山海,而是當地居民與文化交織出的生命力。商店街特別設立工藝專區,展售精緻的原住民藝術手工藝品,不僅是購物區,而是一個展現文化風華、延續創作生命的空間。美侖飯店暑期特別企劃「美侖迷你小森林闖關」結合,讓遊客在探索原住民藝術的同時,透過趣味互動闖關,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特色。

八位優秀工藝家分列如下,不僅展現傳統工藝技術,更在作品中傳遞族群的歷史、價值與情感。

<木雕藝術家>

l   西又比林:漂流木雕刻台灣野生動物,山豬、貓頭鷹、飛鼠、松鼠、老鷹等。雕刻刀法精緻具富個性,展顯靈魂與風格。

 

l   田欽賢:創作弓、鼓,擅長立體人物雕塑。板雕作品將原住民的神話故事轉化為具象化的藝術品,展現族群文化的深度。

 

l   陳建造:立體大型雕塑見長,作品抽象到寫實。致力於工藝教育,教授如何利用漂流木創作與裝置藝術。

 

<木作工藝>

陳香兒:傳統編織技法與木作藝術的特色現代生活家具、存錢筒等日常工藝品。

 

<石雕>

l   劉金德 :「旺系列」作品聞名,老鷹、山豬、勇士等傳統符號,細緻刀工展現原住民戰士精神與對大自然的敬畏。

 

l   葉大莫那 : 文化調查與構圖教導專家,擅長創作大小型的傳統石雕作品,歷史與自然交融。

 

 <編織>

l   那都蘭:傳統編織技術創作手提袋、背包、傳統服飾,大型編織裝置藝術,原住民文化的織染智慧與工藝創新。

 

<文化推廣者>

l   彼得洛烏嘎:製作口簧琴、木琴,傳承原住民古調與傳統樂器工藝。開辦獵人學校,讓年輕世代學習祖先的生活智慧。

透過花蓮飯店旅宿業者積極參與社區文化推廣,更希望長期合作,讓原住民工藝的價值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震後的花蓮,透過文化與工藝的交織,展現出新的生命力,這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段關於韌性、傳承與文化共存的故事。

 每年的 花蓮南島豐年節暑期最盛大的原住民文化活動,本次活動【遇見原藝力】 更是今年豐年節的最佳暖身,多位工藝藝術家將親臨現場,與旅客近距離分享創作故事,並現場展演技法,讓參與者感受原住民藝術的深度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