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瓷博物館前公車站搭702可往三峽老街。
三峽地處於大漢溪 , 三峽溪 , 橫溪三溪匯合之口 , 謂為「三角湧」, 日據時期1920年 , 日語發音相似故改名「三峽」。
三峽老街
民權街南段與和平街 , 仁愛街 , 中山路為主 , 為全國保存最長的商業老街約260公尺長 , 街道兩旁古磚色老建築 , 長長連續日據年代紅磚拱廊式騎樓商業街屋 , 巴洛克式立面牌樓 , 當時富貴商家高檔進口建材與雕花圖形各種的裝置藝術 , 象徵不同意義的代表 , 西元1911年中西日式建築完整保存至今 , 在在說明當年風華豐餚的年代 。傳統小吃美食 , 傳藝手工手染製品等等。
Ablaze0115 塗寫人生隨意筆 瀟灑走一回 : 新北市鶯歌 臺灣的景德鎮 行走風華步道 陶瓷老街 茶藝與美食 鶯歌博物館(上)請點入
三峽區歷史文物館
中山路上的一棟建於1929年日治期臺灣最漂亮的辦公室日洋合璧的紅磚建築 , 當時的「三峽庄役所」 , 並於1999年重新營運改為「三峽區歷史文物館」, 一樓藝文展廳 , 二樓為三峽人文史蹟文物展示空間 , 見證大時代下三峽染布 , 茶葉 , 樟腦 , 媒礦等產業 , 盛極一時的繁華風光歲月。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三峽老街具有「染坊一條街」的稱號 , 古蹟牌坊以「林茂興染坊」,「陳恒芳染坊」,「金聯春」等老字號最為津津樂道。隨著時代演進 , 1920年代傳產手工藍染產業被化學染料取代 , 而衰敗沒落 , 當地多位有心人士組成團隊及組織 , 致力興旺傳統藍染產業的再興與傳承下一代的重大責任 , 房舍處於「歷史文物館」後側方的「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即是其中一例 , 不定時的舉辦各種推廣藍染成果展演活動 , 技藝課程 , 帶動志工同心協力為此傳統手工藝延續與發揚光大。
藍染遊客服務中心 藍染公園
仁愛街上顯著的門面 , 高掛的藍染作品文物和地面大染缸 , 推廣三峽藍染傳產業文化為重點的服務功能據點 , 讓散客與團體遊客得以瞭解藍染產業在三峽扮演工藝傳承文化的重要說明和實地操作的流程 , 享受自己手作成果的樂趣。並串聯小農商品 , 文宣品 , 三峽風情影片播放 , 和開辦藍染技藝課程 , 人文導覽解說等。
三峽祖師廟
長福街1號 , 建於西元1767年 , 歷經2次重建在1947年由畫家李梅樹監造 , 雕樑畫棟 , 精雕細琢 , 有「東方廟宇藝術殿堂」之稱 , 古稱「三角湧長福巖」。主祀高僧清水祖師 , 為當地信仰中心 , 也具宗廟民俗工藝細膩建築手法及不可抹滅的重要表徵 , 融合道教與民間信仰影響極深的佛教祖師廟 , 與艋舺 , 淡水 , 瑞芳祖師廟 , 並稱為「大臺北四大祖師廟」。
甘樂文創
位於民權街上 , 綠色茂密炮仗花蔓爬滿外圍牆門 , 春風徐徐吹來 , 綠葉枝曳緩緩擺動 , 漾然生機春滿溢。以藍染手作 , 工藝品 , 結合藝文推廣與餐廳美食方式為主要經營模式。
每到一陌生地 , 我喜歡隨逛當地傳統市場 ,
廟宇 , 品味探究庶民文化的日常 , 偶爾驚見平凡中的不平凡 , 且未做刻意安排的穿梭於街道小巷弄內漫走 , 不留心發現小驚喜 , 讓旅程豐富了記憶被收藏的小愜意。
合習聚落 吃豆漿
老街中山路上 , 原來的「愛鄰醫院」改造的工藝場地 , 2017年甘樂文創經營的工藝與產業實踐的基地相結合而成的「合習聚落」, 提供手作職人與青少年學習精進未來生涯規劃的空間。我們稍做歇息吃碗有機手工豆花 , 隨後參訪了內部規畫及各工藝職人展佈應用項目的商業空間。
古井餐廳 午餐
三峽中山路40號 , 朋友請客 , 帶我來這有古早味裝潢設施的家常私房合菜餐廳 , 他們夫妻倆來過幾次 , 口味價位平實餐點 , 在我們漫步行程中時間點剛好中午 , 就地點餐享受主人私房手藝料理。
漫遊一天 , 三峽老街搭公車910 ,
702 , 706皆可到三峽區大學路的「台北大學站」 , 好朋友位於三峽的家在此附近
, 下車後我們走進廣大校園 , 林蔭綠地 , 木棉樹當季開花也落滿地 ,
帶些濕熱的午後微風 , 飄散瀰漫於空氣中 , 我們倘然散步於林蔭夾道中
, 享受校園的悠靜。
http://www.facebook.com/tccymh
http://tymh16888ymh.pixnet.net/blog
ty.1688.ymh@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