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一位社會工作者 , 所寫的劇本 , 或許有這樣的一個背景經驗 , 看待人生百態的心思上 , 較為縝密熟慮 , 層層發掘人們心中深藏的秘密 , 或是不可告人的壓抑想法與舉動 , 故事情節 , 就在生命過程的決擇中 , 不經意的 , 錯誤中不斷演伸擴大 , 或許最終可以領悟 ? 或許最終仍無法覺醒 ? 或許最終執迷不悔 ?
一直不知情的女犯人萊拉 , 從小和姐姐在家暴中長大 , 並為自己當年殺死 , 對姐姐家暴的姐夫 , 感到後悔自譴 , 始終責罰自己 , 拒絕姐姐的任何探監及聯絡 , 進而 , 封閉自我心靈 , 冷漠看待周遭的一切人事物 , 但也莫可奈何的來到雅各神父的居所 .
萊拉 , 身型壯碩 , 舉止粗魯 , 沒有一絲對雅各神父的感恩 , 更是消極且冷漠對待雅各神父 , 對於協助眼盲的雅各神父 , 每天工作的來回信 , 是一種毫無意義的事情 , 對她來說 , 更是麻煩和不願 , 經過自己對雅各神父的眼盲確認後 , 後續一再的將信件藏起或銷毀 , 索性到後來跟雅各神父說 , 沒信來 , 直至真的沒信來了 , 雅各神父 , 眼盲心不盲 , 寬容慈悲的心 , 依然對待著萊拉殘忍的回應和舉動 , 但自己心中 , 原本強大無比的信念 , 對自我原本老老垂暮的生命 , 具有的強大生存意念和重要 , 同時也在慢慢摧毀侵蝕自己 , 日日消毀怠盡 , 且質疑動搖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 , 生命價值 , 意義何在 ?
平凡人物築構的電影情節 , 猶如人生中這般真實人性的貼切 , 強烈的打動我的心 , 簡單的人物 , 簡單的平實 , 打造撼動的生命價值 , 非常難得的好片 , 值得再看再看 . (圖片自google )
以下人物圖片簡介摘自發行商雷公電影官網
芬兰映期超过半年长达34周,总票房成绩胜过《班杰明的奇幻旅程》和《变形金刚2》等好莱坞强片。
1945年出生在芬蘭赫爾辛基,是芬蘭著名的老牌導演和演員。1971年從影至今,已參與40餘部電影和電視作品。在本片,他擔綱演出靈魂人物雅各神父。他動人的表演,將這位盲眼老神父的痛苦和脆弱詮釋得絲絲入扣,同時也保有了這個角色應有的生命尊嚴,讓觀眾感受到神父內心的沮喪卻不覺得他可悲。精湛的演出讓他勇奪芬蘭奧斯卡影帝的殊榮。
琳娜哈薩Kaarina Hazard (飾演萊拉) . 卡琳娜於1966年2月出生在庫奧皮奧,是一位身兼演員、記者和媒體研究員等身份的全能女性。從事過的工作包括了教師、翻譯、作家、和報紙專欄寫手;曾出版過一套以媒體為主題的專書,是影壇中少見的學者演員。
身材高大,外表有點男人味的卡琳娜,與片中那位粗魯又有力的女犯人萊拉有不少相似之處。雖然外在形象雷同,這個角色對卡琳娜而言仍是個艱鉅的任務,因為她必須表達萊拉不和善的外表下那顆充滿創傷和悔恨的心。卡琳娜的演出細膩,透過跺腳和甩門的肢體動作就傳達了萊拉長久以來內心壓抑的憤怒。她的出色表現也讓她獲得了芬蘭奧斯卡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肯定。
導演簡介 . 克勞斯海洛Klaus Haro
導演克勞斯海洛是得獎常勝軍。1971年出生於芬蘭,畢業自赫爾辛基藝術大學,主修導演與編劇。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我很想你》(Elina: As if I Didn’t Exist)獲得了柏林影展的玻璃熊獎;第二部片《戰場上的小人球》(Mother of Mine)遂代表芬蘭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四年後,他再次以《給雅各神父的信》代表芬蘭遠征奧斯卡,短短數年間,就肩負兩次要為國爭光的殊榮,可見芬蘭影壇對他的重視。
在國際上,還不到40歲的他,目前已拿下世界各大影展超過60個的獎項。其中最具意義的應該是2004年獲得英格瑪伯格曼獎,這個獎的得獎者可是由享譽全球瑞典國寶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親自挑選的。獲得大師的欽點,克勞斯的前途大為看好,他是否能繼承衣缽成為下一個北歐電影大師呢?讓人不禁對他充滿了期待。
導演訪談
1.在你的作品中,有好幾個重複的主題。例如在《我很想你》中,可以看到一個寂寞的主角尋找溝通的管道;《戰場上的小人球》的主人翁伊諾是個想要找到心靈依靠的孩子,在你的最新作品《給雅各神父的信》則是描繪了兩個寂寞的人想要找到溝通管道和內心的平靜。這是你一直以來都有意想要透過作品表達的主題嗎?
我在拍攝時其實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是事後回顧時才發現有這些共通之處,換句話說,這都不是事先計畫好的。你說的沒錯,這部片講的是人們尋找依靠,以及在最不可能的狀況下找到友誼。這部片之所以讓我很有共鳴,是因為我完全理解這兩位主角的感受。我現在是基督徒,但我從前不是,因此我能用教徒和非教徒的角度看這個世界。此外,劇本中有很多主題讓我覺得很熟悉,例如尋找救贖,和在困境中對友誼的渴望。同時,這個劇本很有電影感,人物發展很完整,而且故事很簡潔,這一點我很喜愛。
2.你是如何發現這個劇本的呢?
其實這對編劇和我而言,都是很大的驚喜。2007年,我因為得了流行性感冒在家休養,我悶得發慌,然後在信箱裡發現了一個裝著劇本的包裹,這個編劇的名字我完全沒聽過。因為芬蘭的電影圈不大,我們都沒有經紀人,因此我們國家的編劇我幾乎都認識。平時如果我收到一個陌生人寄來的劇本,我通常都不會花時間去看,因為我的拍片工作一直都很忙碌。若不是因為感冒,我也不會有休息的機會。在這個契機下,我就隨手翻了前幾頁,然後我就被迷住了。我立刻打電話聯絡那名編劇,拿著話筒的我都還不知道該稱呼他先生還是女士,因為他沒有在劇本上附上任何個人資料,只有一個姓名縮寫J馬克能(J. Makkonen)。通了電話後,發現她是一位年屆四十的女士,從事社工工作,在工作的空檔去電影學校修習電影課程。是她的老師鼓勵她將劇本寄給我,但她不敢抱任何的期望,所以當她接到我的電話時,還以為是班上同學的惡作劇呢。
我們碰面時,我向她表達了我對這劇本的喜愛,並稱讚她創造了很棒的角色和充滿電影感的故事。她同意讓我改寫劇本,因為她是新手,很希望有前輩可以給她指導,我對她也很有耐心。為了表示對她的尊重,我每修改一次,就會把稿子寄給她看。她沒有參與拍攝,因為她不想妨礙我們;她沒有參加首映禮,因為她不習慣站在鎂光燈下。換句話說,她的創作欲望非常單純。她很開心看到劇本被拍成電影,覺得這是上天的禮物。的確是。
3. 片中某些時刻讓人覺得雅各神父和萊拉的角色互換了。一開始萊拉對雅各神父執著於回覆教友的信感到不以為然,但當雅各神父失去的信仰,是萊拉引領著他回到上帝面前。在很多影片中,當某個角色轉變價值觀時,常常會讓觀眾覺得缺少說服力。在這部片中,卻沒有這個問題,你是如何辦到的呢?
我想我非常幸運。除了優美的故事,當初這個劇本會吸引我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當我讀到第20頁時,我在腦海中已經決定了飾演兩位主角的人選,他們是我長久以來一直想合作的演員。在拍攝過程中,因為他們的投入讓角色的可信度大增,他們會挑出很多可以讓故事更有說服力的細節,所以我只需要站在一旁誇讚他們的建議。他們兩位真的完全進入了角色。
這部片的主題,也是一開始就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對人類脆弱時刻的描繪,以及人類生命真正的價值。片中當雅各神父離開人世時,他瞭解了無論他的成就如何,都有人愛著他。這是我看待生命的方式,所以也是我最想要傳達的訊息。這部片在2007年年末開拍,當時都還沒有發生金融風暴,也沒人談論經濟蕭條的問題。當影片在2009年四月首映時,老實說我們起初對票房並沒有抱很高的期望,畢竟這是部比較沈靜的藝術片,在芬蘭當地卻出乎意料地受到了熱烈迴響。我想那是因為當時大部分的民眾都沒了工作,生活驟然改變,而這部片的主旨就碰觸到他們的內心。
Ablaze 玩味札札/ facebook 粉絲專頁 . 歡喜有您參與
https://www.facebook.com/tccymh?ref=hl
email : ty.1688.ymh@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